水釜城
水釜城是我们古堰景区的一个重要景点,是今天游览的第一站。据说这座城池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,建安五年的时候,太守陈登组织修筑高家堰,当时的水釜城就已经有了雏形。后来,朝廷加固石工堤,大规模的民工吃住于此,此时洪泽湖的治水工艺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,而当时的水釜城也是愈加繁华。乾隆皇帝6次下江南, 每次途径此处都要到这里查工堤、访民风、尝湖鲜。但是由于经历了洪水灾害和战争战乱的破坏,这座城市逐渐衰落成了棚户区,居住环境脏乱差。所以,我们将这座古城进行修复,不仅具有历史的意义,更具有现实与时代的价值。
水釜城依湖而建,因水得名,因此我们在了解水釜城之前很有必要了解一下洪泽湖的历史。其实洪泽湖的历史,可以上溯至春秋后期的吴国开挖邗沟。秦汉时,淮水流域逐渐扩大。公元241年,魏将邓艾在淮河南北进行大规模军事屯田,相传白水塘、破釜塘、石鳖屯等都是他开挖或创建的。这也是我们现在通过的水釜城内白水桥、破釜桥等命名的原因。
隋大业十二年(公元616年),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由此过境下扬州,一路大旱,旅途受阻严重,舟行极其艰难,可是,当龙舟经过破釜涧时突然天降大雨,泱泱洪水导致破釜塘溃决入淮,同时,水涨船高,舟行顺畅。隋炀帝顿时龙颜大悦,认为自己是真命天子,洪恩浩荡,泽被天下,于是,遂将破釜塘改名为洪泽浦。“洪泽”一名便由此而来。
清康熙19年(公元1680年),黄河夺汴入淮,泗州城和水釜城遭灭顶之灾。现在的水釜城是于2010年动工新建,是在东汉年间水釜城旧址上进行建设的。水釜城占地755亩,水面为整个景区面积的三分之二。南北各设一座牌坊为开放式城门,18段建筑群既互为一体,又各具独立特点,贯穿其中的还有42座桥梁、15座小岛,另设船舫、戏台与观光阁各一座。城池恢弘,气势壮观,融仿宋建筑与园林风格于一体,是生态美与建筑美的有机糅合。亭台楼阁错落有致,小桥流水情意缠绵,古建筑与原生态相得益彰,绘就了一幅现代版的“清明上河图”。
宋朝建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人工美与自然美的完美组合,寓物于景,寓景于物,物景相宜,景物交融。您看城里无论是亭台楼阁、飞檐翘角,还是小桥流水、绿树小岛,都布局得错落有致,疏密有间。人行其中移步换景,动静结合,目不暇接。纵横城中的四条水系,每一条都有新鲜的活水供应源,它们好似四条灵动的飘带,形成了小循环、大循环、内循环与外循环的互动水系,给水釜城增添着不竭的活力与朝气,从而呈现出江南水乡的韵味和景色。设置其间的中国印博物馆、地震体验馆、掼蛋乐园、洪泽湖渔文化博物馆等独具特色的文化景点,成为游客们体验和娱乐的活动场所;风情美食一条街、茶座酒吧、珠宝玉器等特色服务热忱地欢迎着大家光顾。
价格公示

门票:免门票
讲解费:100元/次/小时(每超出0.5小时,加收50元);
观光车:50元/人;
景区配套停车场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
(政府指导价)
车型 |
计次收费 (元辆·次) |
计时收费(元/辆·30分钟) |
当日收费最高 上限 (元/辆) |
||||
平时 |
法定节假日 |
平时 |
法定节假日 |
||||
首小时内 |
首小时后 |
首小时内 |
首小时后 |
||||
小型车 |
4 |
6 |
3 |
0.5 |
4 |
1 |
15 |
中型车 |
6 |
8 |
4 |
1 |
5 |
1.5 |
20 |
大型车 |
8 |
10 |
5 |
1.5 |
6 |
2 |
30 |
备注:
1、法定节假日指元旦、春节、清明节、劳动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、国庆节。
2、上述停车设施免费停放时间不少于30分钟,停放超过免费时段后开始计费,
不足30分钟按30分钟计费。
3、本收费标准为最高标准,下浮幅度不限。
洪泽湖古堰景区游览线路
景区全程游:水釜城北门→掼蛋乐园→戏台→中国印博物馆→防震减灾教育基地→渔文化博物馆→水釜城南门→金堤永固→银沙湖岸→渔村→渔人湾出口→洪泽湖大堤北门→梅花堤→洪泽湖碑→周桥大塘→治淮碑→杉林氧吧→信坝→九龙三潭→九龙湾→洪泽湖大堤南门
水釜城游:水釜城北门→游客服务中心→掼蛋乐园→戏台→中国印博物馆→防震减灾教育基地→渔文化博物馆→水釜城南门
渔人湾游:金堤永固→银沙湖岸→渔村→渔人湾出口
洪泽湖大堤游:洪泽湖大堤北门→梅花堤→洪泽湖碑→周桥大塘→治淮碑→杉林氧吧→信坝→九龙三潭→九龙湾→洪泽湖大堤南门
一日游线路:水釜城游客集散中心→中国印博物馆→防震减灾教育基地→渔人湾广场→洪泽湖碑→周桥大塘→治淮碑→信坝遗址→三河闸风景区→天鹅湾温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