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洪泽经典菜肴之“仁和特色菜”
《仁和水磨盐卤豆腐》主要流布在洪泽县仁和镇。
仁和水磨盐卤豆腐已有几百年历史,在洪泽湖东岸素有“仁和豆腐万集比,周桥马糊(稀饭)稀又稀”之说。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四师创办的《拂晓报》曾介绍过仁和镇水磨盐卤豆腐的特点,堪称是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名产。
仁和水磨豆腐,是用当地产的优质黄豆,采用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。成品有豆腐、豆腐干、千张(百叶)等。仁和水磨豆腐味鲜可口,吃起来非常筋道。
仁和的水磨豆腐制作工艺:首先,其原料以黄豆为主,豆子要经人工过手,剔除霉变豆子,然后放在水中浸泡,浸泡时间要适当,到掰开豆粒内有小绿豆大的碗子为宜,用清水淘淋,然后上磨拐浆。其次,磨黄豆用的磨石选用栖霞山的女儿红最好,磨塘要天天冲洗揭晾,以防残留的豆渣变质。上磨前用棍搅动,使残存的砂子杂物沉底,豆子不宜磨的过细,防止渣子掉进浆内,磨完后用细纱布吊浆(即把纱布做成网兜状悬在屋梁下,把磨好的豆汁倒在网兜中滤掉豆渣),然后把滤好的豆浆放到锅内加热到一定温度,即用油脚刹沫、点盐卤,此时其浆已象蛋清一样,此时就可以把豆浆放进容器(豆腐模架)盖好(用纱布盖即可)用干净物品重压,点卤要轻点,压豆浆要重压,而且点压养工都要足,这些火候都是在长期在实践中摸索出的,一下子很难掌握到位的。几小时后豆腐即成形,然后用刀划成方块即可上市。这样纯手工做出的豆腐产量没现在机械做的高,不过其味鲜可口,下锅后,用筷子挑起两端下弯而不断,吃起来非常筋道。
上世纪五十年代水磨盐卤豆腐技艺在湖区普遍流传,随着石膏豆腐的普及,制作盐卤豆腐的作坊逐渐减少,目前在仁和镇还有部分人会制作盐卤豆腐,他们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,由于程序复杂和经济效益差,现在年轻人很少会制作,亟待抢救和保护,吴广才为代表性传承人。
价格公示

门票:免门票
讲解费:100元/次/小时(每超出0.5小时,加收50元);
观光车:50元/人;
景区配套停车场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
(政府指导价)
车型 |
计次收费 (元辆·次) |
计时收费(元/辆·30分钟) |
当日收费最高 上限 (元/辆) |
||||
平时 |
法定节假日 |
平时 |
法定节假日 |
||||
首小时内 |
首小时后 |
首小时内 |
首小时后 |
||||
小型车 |
4 |
6 |
3 |
0.5 |
4 |
1 |
15 |
中型车 |
6 |
8 |
4 |
1 |
5 |
1.5 |
20 |
大型车 |
8 |
10 |
5 |
1.5 |
6 |
2 |
30 |
备注:
1、法定节假日指元旦、春节、清明节、劳动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、国庆节。
2、上述停车设施免费停放时间不少于30分钟,停放超过免费时段后开始计费,
不足30分钟按30分钟计费。
3、本收费标准为最高标准,下浮幅度不限。
洪泽湖古堰景区游览线路
景区全程游:水釜城北门→掼蛋乐园→戏台→中国印博物馆→防震减灾教育基地→渔文化博物馆→水釜城南门→金堤永固→银沙湖岸→渔村→渔人湾出口→洪泽湖大堤北门→梅花堤→洪泽湖碑→周桥大塘→治淮碑→杉林氧吧→信坝→九龙三潭→九龙湾→洪泽湖大堤南门
水釜城游:水釜城北门→游客服务中心→掼蛋乐园→戏台→中国印博物馆→防震减灾教育基地→渔文化博物馆→水釜城南门
渔人湾游:金堤永固→银沙湖岸→渔村→渔人湾出口
洪泽湖大堤游:洪泽湖大堤北门→梅花堤→洪泽湖碑→周桥大塘→治淮碑→杉林氧吧→信坝→九龙三潭→九龙湾→洪泽湖大堤南门
一日游线路:水釜城游客集散中心→中国印博物馆→防震减灾教育基地→渔人湾广场→洪泽湖碑→周桥大塘→治淮碑→信坝遗址→三河闸风景区→天鹅湾温泉